《国语》是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按照国别记事。简单点说《国语》就是把各个国家的事情按照国籍分别归纳在一起,总共7万多个字,篇幅很大,有:周、鲁、齐、晋、楚、吴、越八个部分。
今天我们进入新的一本国学经典《国语》的学习,这是《国语》内容的第一篇,按照惯例,我们会用一篇文章的时间来搞清楚,要学习古籍的调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先秦时代有三部史学经典,分别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整一个先秦时代残留下的史料以东周最多,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
《春秋》、《左传》主要覆盖的就是春秋时代的历史,而《战国策》顾名思义主要记录的就是战国时代。
《国语》记载的时间段大部分与《左传》重合,但是要比《左传》长一些,大概:是从西周中段开始,一直到“三家分晋”,历时515年。
我们已经知道《左传》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逐年记事体;《国语》却不一样,它是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按照国别记事。
简单点说《国语》就是把各个国家的事情按照国籍分别归纳在一起,总共7万多个字,篇幅很大,有:周、鲁、齐、晋、楚、吴、越八个部分。
《左传》偏重记事,《国语》偏重记言,它的言论记录也非常有特色,可以算是国家名言的选编。
这些名言几乎是清一色的长篇大论、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角色生动,总得来说:依旧是在传达孔子欲复兴周礼的愿望,可以说是一部完美的德育教材。
按理说:在中国以儒家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世界里《国语》应该很流行才对,但是它却是一部被严重边缘化的古籍。
原因有两个:第一、科举不考;第二、他所教育的对象是贵族,我们要知道战国之后中国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贵族,汉、隋、唐是豪族社会,宋以后则进入了平民社会。
与中国先秦古籍一样,我们也并不太能够分清楚《国语》的作者到底是谁。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曾经提到过一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这位左丘先生貌似就是《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人们相信左丘明不但是《左传》的作者,还是《国语》的作者。
但是这种说法禁不起推敲,因为《国语》和《左传》覆盖的历史时期高度重合,那么左丘明为什么要同一个题材写出体例不同的两本书呢?
于是有人推测说:左丘明的写作重点是《左传》,他在写成《左传》以后发现还剩余了一些材料,觉得浪费可惜,于是就重新整理弄出了一部《国语》。
《左传》是《春秋》的“传”,是帮助人们理解《春秋》的辅助材料,如果采信两本书都是左丘明创作的说法,那么《国语》也应该是《春秋》的传,于是历史上有人把把《左传》称为《春秋内传》,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
当然还有一种可信度更高的说法,他们认为《左传》与《国语》不是同一个人所写,而是由先秦史官的两大体系:记事体系与记言体系,分别写成。《汉书》中曾经说过:“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好了,《左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三点:
第一、《国语》是先秦三部史学经典之一,《左传》记事,《国语》记言;
第二、《国语》是一部伟大的德育教材;
第三、《国语》的作者是谁并不明确。
标签: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按照国别记事。简单点说《国语》就是
循迹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主讲:谢承汇策划:谢承汇责编:马戏团
LPR利率下调10个基点,如何影响你的房贷利率?,央行,温彬,降息,lpr,房贷利率
中新网6月20日电综合外媒报道,近日,印度北部持续遭受极端热浪侵袭,
距离今年CPA考试还剩下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时间快得让人心慌,到6月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