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学生社区“微细胞” 教育实践“大课堂”——华中科技大学“一站式”社区守护学生成长

  • 2023-03-17 06:11:41 来源:光明日报

“轮到我了!轮到我了!”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化学拔尖班的同学们在紫菘学生社区进行心肺复苏实物模拟实操,大家都抢着来。“以前安全教育班会很枯燥,现在学生社区能进行实物模拟,既有趣还能掌握急救常识,让安全教育警钟长鸣。”班长章肇伦看到全班同学积极性都很高,颇有成就感。

学生社区是学生共同生活的园区,是课堂之外的重要教育阵地。华中科技大学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治校理念,依托“学校、片区、楼栋”三级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物理空间建设“一站式”师生服务中心,分别在4个学生社区建设学生活动综合体。打造“先锋型、学习型、平安型、美丽型、活力型”社区,让学生社区成为“教育实践大课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把暖心服务送到学生身边


【资料图】

“以前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盖好几个章,最少得花半天时间,现在只需要线上填表,真是方便多了!”刘晨霄同学告诉记者,学生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除了去教室上课,其他事都能在学生社区解决”。

华中大推行“一站式服务”以来,学生日常所需的行政审批、证件办理等业务在师生服务中心5分钟内就能完成。线上线下一体可办理各类事项超777项,“全时空”开展智慧社区服务。

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秉持“把最好的资源给学生,用最好的条件建社区”理念,建有心理咨询室、学生研讨室、互动交流区、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及宿舍功能房。

“能学习、能休闲、能交流……这里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像家一样温馨。”陈露露同学对学生社区的舒适生活与便利条件称赞不已。她一边感叹,一边给记者展示手机上的服务平台界面,“不仅离宿舍近,预约教室还方便,线上填一个表就好了,再也不用为借不到活动场地而发愁了。”

学生社区并非只有学生。150余名辅导员入驻学生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共学共事共乐。每位校领导定点联系1个班级、走访1次宿舍、开展1次谈心、关注1名毕业生、与1名学生结对子。带动学校机关干部、学院专业教师1200余人走进学生社区,与青年学生交流。

“晚上回来,听着学生喊‘彭导好’,心里那叫一个踏实!”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彭一鸣经常去宿舍“串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生活中的难题。他明白,每一声问候都是学生对他的信任与依赖。

沉浸式体验学生社区文化

孙小轩同学的课程作业繁重,经常做题到深夜,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随着学生社区建成了370平方米的“学业发展多功能室”,同学们可以互相帮助讲解难题,他现在对学习充满了兴趣。

依托教师班主任、思政辅导员、优秀学子三支学业导师队伍,学校累计举办“学业提升营”“明星学子面对面”“小伙伴计划”500余期,覆盖学生2.5万余人次。

“很多课堂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在这里都能解决。”黄茂庭同学真切感受到了“学在华中大”的氛围,每天学习劲头十足。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华中大校园的常态。

走进紫菘学生社区,仿佛沉浸式徜徉在红色海洋。学生党员面向党旗的宣誓铿锵有力,昂扬的红歌旋律振奋人心,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深入人心……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耀介绍,2021年7月,学校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华中大以此为重要契机,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融入学生社区建设,将育人力量和资源下沉到学生社区。践行“校区就是社区,社区就是课堂”的理念,以实际行动构建体现思政要求、富有学校特色、贴近学生实际的“一站式”学生社区。

如何凝聚育人合力?在学生社区,辅导员理论宣讲团、本科生党史故事分享团定期走进来,“党员寝室亮牌”“我和党员有个约会”“党员进寝室”等活动经常开展,潜移默化地浸润师生的心灵。

藏族姑娘达瓦央拉刚来学校时,性格相对内向、腼腆。在学校党员的引领与鼓励下,她参加了几次学生社区的文化展演,慢慢地变得自信而活泼。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寓教于乐,释放全新育人效应。去年,达瓦央拉毕业,选择留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她说,“基层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和达瓦央拉一样,越来越多华中大学子在文化浸润中找到并实现了人生价值。

员 程晓 本报记者 夏静)(本报通讯员 程晓 夏静)

标签:

推荐阅读

学生社区“微细胞” 教育实践“大课堂”——华中科技大学“一站式”社区守护学生成长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化学拔尖班的同学们在紫菘学生社区进行心肺复苏实物模拟实操,大家都抢着来。

头条焦点:【光明时评】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光明时评】   随着疫情逐渐散去,各地夜经济、城经济、网经济等开始恢复,乡、景、人相结合的赏花...

当前简讯:【科技前沿】我科学家研究发现火灾对全球变暖具有显著影响

【科技前沿】 本报北京3月16日电(记者齐芳)火灾会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产生影响吗。

【新闻随笔】当师生成为朋友,当教导成为引导

有媒体关注到大学教师年轻化的现象,并就这样新型的师生关系作出报道。

今日热搜:【光明时评】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时评】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推进经济...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食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