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目标,迅速歼灭!”刚刚抵近目标区域,小队长吴壤根就发现“敌情”,他当即采用迂回包抄的方式带领队员绕后歼“敌”……隆冬时节,一场红蓝对抗演练在第73集团军某特战旅模拟训练中心内打响。头戴MR传感头套的红方队员突破蓝军层层关卡,成功破袭蓝军指挥所,取得了此次对抗的最终胜利。足不出户就能够感受到战场的硝烟味,特战队员们直呼受益匪浅。
“模拟训练中心综合运用仿真现实、光电传感、信息交互等技术,将科技元素与练兵备战紧密交融,助力实战化训练驶入快车道,也大大缩短了特战队员的培养周期。”该旅作训参谋昌晨立向记者介绍,以往组织险难课目训练,除了部分课目需协调其他军兵种力量外,还受场地、器材等因素制约,与实战要求存在差距。
(资料图)
“努力克服实战化训练战味不浓的问题,要用好科技这个重要引擎。”近年来,该旅以担负陆军模拟训练试点为契机,以科技赋能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前沿技术转化,先后建成涵盖伞降、潜水、渗透、对抗等多课目的18个模拟训练场地,同时还引进了影像采集系统,区分单兵、小队、分队生成训练数据库。记者在模拟训练中心指挥观摩区看到,这里有完备的监控系统、评测系统、指挥系统,指挥员戴上VR头显、力反馈等设备后,就能以战场观察者的身份进入战场环境,指挥观摩特战小队作战全程。
“以往训不了的课目,如今可以常态开展。”昌晨立告诉记者,自模拟训练中心建成以来,受益最大的是伞降课目训练。主伞未能正常打开、两伞空中交汇、突遇高速气流等特情处置训练以往只能依托理论学习和地面动作练习了解掌握,既不深入又缺乏实践,组训者不得不通过延长训练周期来强化官兵肌肉记忆。自从有了伞降模拟系统,这一组训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新伞员培养周期缩短三分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随着场地设施逐渐成熟完备,我们的组训思路也一直在跟进创新。”该旅领导介绍,在单个险难课目模拟训练的基础上,他们还进一步整合训练场地、优化训练方案,通过对照作战任务流程将模拟设备进行排列组合,从而满足官兵从单课目、单技能到一个作战流程的实战化训练需求,在提升战训耦合度的同时,锤炼特战队员实战能力。
在模拟训练中心作战实施区,记者看到,刚从潜水馆完成水下渗透的特战队员们顾不上全身湿透,旋即借助混合现实系统在虚拟的密林深处展开要点破袭、目标斩首等课目的连贯作业,面对不断遭遇的“炮火打击”“敌特袭扰”等特情,队员们见招拆招,应对自如。走下训练场,现场组训者、该旅“特战尖刀连”连长李飞告诉记者:“模拟训练系统之间的衔接组合,在检验我们实战能力的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完善队组协同作战方案提供了不少借鉴。”
组训模式之变,助推练兵备战效益节节攀升。连日来,在上级组织的作战能力评估考核中,该旅单课目优良率、战术协同水平均较往年有明显提升,乘车射击、夜间侦察、水下定向等一些弱训课目的训练成绩也有了新突破。
短评
走开“模拟多训、实装精训”的路子
■王文才
“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明显,不断催生出新的作战样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训练的形式、手段、方法。要坚持向科技要战斗力,走开“模拟多训、实装精训”的练兵路子,使科技练兵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强大引擎。
提高科技练兵水平,必须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手段建设,向“科技+”“网络+”要训练效益。可以看到,模拟训练在突破场地、天候、保密、安全及装备损耗等方面的局限性具有显著优势,受训者足不出户,在方寸之间便可感知实战的声音、味道、触觉,真正提升了战场体验感。以模拟化推动实战化,既能将环境设真、情况设险、特情设够,大胆开展新作战样式和高强度对抗训练,也能让官兵在日常训练中直面战场考验,从而锤炼出“大心脏”和真本领。
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实践。只有在平时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起来,最大程度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才能打通训练场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让部队真正行动起来如臂使指、如虎添翼。我们要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充分利用好模拟训练平台,充分释放网络化、模拟化、智能化训练效能,让以前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得到的经验教训,在今天的训练场上就能做出有益探索,促进训练投入产生最大效益,推动作战与训练一体化。(■本报特约记者 廖晓彬 通讯员 葛 斌 向 阳)
标签: 三分之一
刚刚抵近目标区域,小队长吴壤根就发现“敌情”,他当即采用迂回包抄的方式带领队员绕后歼“敌”…
本报讯张炜、记者安普忠报道“军事斗争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打赢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
连续48小时不间断对抗、百余人次参训…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西藏军区某旅新营区采访时,恰逢该旅正在进行全员全装紧急出动演练。
新年伊始,火箭军部队一场对抗演练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