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不能总靠卧底“捉妖”

  • 2023-03-22 16:15:37 来源:工人日报


(资料图)

规范线上线下互联共生的餐饮品牌和门店,对监管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魔鬼藏在细节中,法宝藏在实践中。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工作做得更加深入、全面、精细,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考验着有关方面的决心和智慧。

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新京报记者先后进入安徽合肥两家半天妖烤鱼门店卧底暗访,发现涉事门店存在使用过期食材、从垃圾桶拿回食材继续上桌、缺斤短两、违规办理健康证等多种问题。据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目前,涉事餐饮品牌负责人回应称,深表歉意,已暂时关停涉事门店。合肥市场监管局回应称,执法人员正在取证,并要求该品牌在合肥所有门店暂停营业接受检查。另据报道,此前,河南郑州、山东青岛的半天妖烤鱼门店,也出现过食品安全相关问题。

新闻一出,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不少网友表示胃里“翻江倒海”。这体现了人们对食品安全一如既往的关注、对知名餐饮品牌“翻车”的失望,以及由此及彼对食品安全领域“前厅后厨表里不一”等痼疾的不满。

后厨“作妖”已不是第一次被媒体抓包了。使用过期食材、卫生不达标、违规办理或不办理健康证等,似乎已成不少餐企的“默契”。去年的“土坑酸菜”事件、今年央视“3·15”晚会上的“腐烂橄榄菜”“香精大米”等问题,同样触目惊心。时间在变,涉事商家及食品在变,而制作方的“眼不见为净”却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而发现这些猫腻的依然多是媒体的卧底暗访。

近年来,新食安法回应了公众诉求,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很大程度上扭转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整体局面,不少曾经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以“地沟油”为例,近年来,其案发量、曝光量、搜索量和讨论量都断崖式下降,这让公众看到了法律和执法力量的应有威慑力。

尽管如此,依然不时有个别地方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这既因不法商家太狡猾,也因执法行动某些时候流于形式。比如,商家“打游击”的成本低,外部监督有时难以穿透后厨的“墙”;有些地方的执法多为抽查,只对卫生、台账等“扫几眼”,难以识破商家的障眼法。

为了让监管更敏锐、机智,形成强大的约束和倒逼力量,不少地方开展多种路径的探索。有的地方在外卖送餐行业聘任外卖小哥兼职食品安全“吹哨人”;有的地方出台规定,明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至少配备1名食品安全员;有的地方推进“明厨亮灶”工程,让监管部门和食客通过监控画面实时监督后厨情况等。

总体看,各地食品安全的监管还需要多做加法,比如,日常检查应更加随机,不让商家摸着规律;让质检更多代替“视检”;多些远程联网监督应用;完善专业人员暗访工作机制;在惩处上既要有口头警告,更要依法在顶格处罚上“应罚尽罚”;加大对群众举报等外部监督力量的奖励,激发公众主动参与共治的积极性。日前中消协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消费侵权行为选择“默默忍受”比例持续降低,愿意较真、敢于较真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

食品安全关系百姓健康,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互联网时代,孕育网红品牌并迅速复制,已不是新鲜事。规范线上线下互联共生的餐饮品牌和门店,对监管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魔鬼藏在细节中,法宝藏在实践中。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工作做得更加深入、全面、精细,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考验着有关方面的决心和智慧。一句话,希望食品安全“捉妖记”不要频频上演。

标签:

推荐阅读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不能总靠卧底“捉妖”

规范线上线下互联共生的餐饮品牌和门店,对监管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魔鬼藏在细节中,法宝藏在实践中。...

世界速看:娄底:多措并举开展“山寨”食品专项整治

连日来,娄底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开展“山寨”食品专项整治,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深入开展摸排。以...

焦点热门:河北省魏县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行动保障游客消费安全

魏县万亩梨花盛放,广迎四海宾客。为保障游客饮食消费安全,近日,魏县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保障专项...

【环球时快讯】赣州查处餐饮店违规收取餐具费

近日,赣州市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局章贡分局接到多起群众举报,反映外出就餐时餐饮店有额外收取餐具费、店...

速递!景德镇市浮梁县扎实推进食品安全 两个责任“面对面”

2022年以来,景德镇市浮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高位推动,浮梁县政府县长、...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食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