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焦点!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启用,以后奶粉应该怎么挑?

  • 2023-03-12 15:01:56 来源:武汉市场监管微信号

前段时间

康康姐告诉了大家“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新国标正式实施”的消息,一时之间许多宝爸宝妈们来了兴趣,不断给咱们留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们想知道

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国标”到底有多严?

与之前的标准相比,都有哪些变化?

好好好

都怪康康姐

只是点到为止

没有为大家把“新国标”讲透彻

这样吧

我们请来

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

(后简称武汉食检所)的小伙伴

从检测检验的角度

给大家好好讲讲

新旧国标的对比吧!

1、从两个标准到三个标准

首先,“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在于将“旧国标”的两个年龄段标准变成了三个。

具体来说就是将之前适用于6~36月龄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拆分成了适用于6~12月龄的较大婴儿配方食品标准GB?10766-2021和适用于12~36月龄的幼儿配方食品标准GB?10767-2021。

武汉食检所的小伙伴告诉康康姐,这次的细分意义重大,意味着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国家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修订趋势一致了。

2、下调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的蛋白质含量

与“旧国标”相比,“新国标”降低了6~12月龄较大婴儿和12~36月龄幼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

其中6~12月龄奶粉中蛋白质从0.7~1.2 g/100KJ调整到0.43~0.84 g/100KJ,12~36月龄奶粉中蛋白质从0.7~1.2 g/100KJ调整到0.43~0.96 g/100KJ。

为什么要这样调整?武汉食检所的小伙伴说,下调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摄入过多蛋白质带来的超重、肥胖等风险,使婴幼儿奶粉中营养更精准。

3、胆碱、硒、锰营养素从“可选择成分”变为“必需成分”

“旧国标”把胆碱、硒和锰这三种营养素作为可选择成分,生产企业可以添加,也可以不添加。

“新国标”则不一样

在充分考虑胆碱、硒和锰这些营养素对婴幼儿生长发育重要性的基础上,为保障婴幼儿这个特殊群体营养摄入的充足性,“新国标”将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锰和硒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

4、修订或增加了营养素的最小值/最大值

“新国标”对维生素K1等多种维生素和钾等多种矿物质的最小值/最大限量值进行了修订。

另外考虑豆基婴幼儿配方食品对铁、锌和磷吸收利用率的影响,“新国标”增加了豆基产品中对铁、锌、磷含量的单独规定。

武汉食检所的小伙伴说了,设定了部分指标的最小值,是为了保证婴幼儿营养素摄入的充足性;设定了部分指标的最大值,是为了保证婴幼儿营养素摄入的安全性。

看到没?这些营养素并不是添加量越高越好,有的营养素过度甚至可能会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所以

宝爸宝妈们

追求奶粉营养也要讲科学哦!

最后

康康姐也向

武汉食检所的小伙伴

请教了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

问题与解答

Q

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到底哪个更好?

事实上,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二者没有优劣之分,各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标准都是符合当地婴幼儿饮食结构、并经过长期研究论证的。

不过,有研究表明,中国的婴幼儿出生时体内铁的储备相对不足,因此国产奶粉在配方设计等方面会更加关注产品中铁的含量。

所以,各位家长给宝宝选购奶粉时,不用过度纠结于是国产还是进口,关键是要根据自身宝宝的体质,来选择最适合的奶粉。

标签:

推荐阅读

焦点!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启用,以后奶粉应该怎么挑?

前段时间康康姐告诉了大家“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新国标正式实施”的消息,一时之间许多宝爸宝妈们来了...

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

为规范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管理制度落实到地,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进一步保障市场食品安全,及时...

【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牡丹江市召开全市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调度暨培训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场监管局部署要求,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落地落实,3月9日,牡丹江市...

头条焦点: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迅速部署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

为制止餐饮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倡导社会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决定在全省系统开...

售价14.39万元,一汽-大众宝来1.5T版到店,选它还是秦PLUS DM-i?

不久前,一汽-大众旗下宝来(图片|配置|询价)推出了300TSIDSG尊行版,售价为14 39万元,也就是搭载1 5T...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食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