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变冷又到了民间吃“野味”的时候,而“野味”正是传播病毒的元凶。
“野味”
“野味”是民间的说法,就是野外抓捕到的动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一些人抱着猎奇的心态和相信民间中流传“野味大补”的说法。可食用野生动物不仅可能对身体有害,还涉及违法。《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于2020年修订通过,条例明确禁食所有人工繁育饲养陆生野生动物及水生野生动物。
【资料图】
一、野生动物为什么不能吃?
野生动物是指在野外生存且无人为饲养的动物,在野外长期生存的动物能携带多种病毒,并在群体中流行。华南农业大学就新冠病毒疫情发表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科学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世界多地出现的新发传染病都和动物有关。一些野生动物宿主含有各种病毒,仅蝙蝠身上就宿生有1000多种病毒。很多野生动物,本身就是寄生虫和病原体的中间宿主,如果食用不当,会把寄生虫和病原体带入人体。
餐桌上的野生动物一般未经过检验检疫,卫生安全无保障。目前国内食用较多的野生动物例如蛙、蛇、穿山甲等普遍存在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绦虫、旋毛虫等。例如我国是旋毛虫感染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由于食用野生动物,不少地区甚至发生人体旋毛虫流行。旋毛虫病可引起肠胃症状,呼吸、说话、吞咽困难、神经错乱以致心肌炎等并发症,如果每克肌肉中含有5条幼虫就会导致人死亡。而且,旋毛虫囊可抵摄氏零下15度的低温,熏烤及火锅加工都不能杀死它。
那么把野生动物变成人工饲养后就可以放心食用吗?当然不能,有些动物在出生时就可能通过胎盘屏障感染了来自母体的病毒,带回进行人工饲养后病毒仍存在动物体内,还很容易传染给人工饲养的其他动物,甚至是饲养人。其次,不是所有动物都能适合进行人工饲养。
二、“野味”真的“大补”吗?
事实并非如此。从现代营养学观点看,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含有任何其它动物性食品不能取代的东西。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不明确,更有以腐肉为主要食物,不同于人工饲养的动物以安全卫生还添加了各种必须营养添加剂的精细粮为主,人工饲养的动物营养甚至可能更高。为了卖更高的价钱,不法分子会给捕获的野生动物增重。通过注射面粉、涂料、水泥、石灰水,甚至镇静剂、兴奋剂和防腐剂等,增重后的动物很快死亡,其实内脏早已腐烂。对动物来说极其残忍。对食用的人来说,这些增重“野味”非但没有“大补”功效,还容易引发中毒。
三、远离 “野味”,保护健康
过去,人们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水平较低,有的边远地区的人以打猎为生,吃“野味”是为了生存。而今,我们生活条件提升,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完全没必要再吃“野味”果腹,而“猎奇”“炫耀”“野味滋补”等属于畸形消费观是不可取的。新冠病毒就是一口警钟,为人为己,我们都应该停止食用野生动物。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尊重,更是保护人类的健康安全。
标签: 野生动物
天气转凉变冷又到了民间吃“野味”的时候,而“野味”正是传播病毒的元凶。“野味”“野味”是民间的说...
为切实加强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兰州新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三个督导检查组,持续...
日前,广东维业工贸有限公司向韶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直接接触食品的材料等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核...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食品湿粉类食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消除湿粉类食品安全风险,市市场监管局近期组织开展...
1月19日下午,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吴永森带队,到中山市海港城海鲜大酒楼开展检查工作,对酒楼加工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