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索宇宙,未来属于你们——记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
感知宇宙奥秘,放飞航天梦想。
3月23日下午,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和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2个地面分课堂,400余名中小学生等待着再次开启太空授课。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各位同学,大家好!”15时59分,“太空教师”王亚平亲切的声音从遥远太空传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
在去年12月9日的“天宫课堂”上,3位航天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天和核心舱,并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等有趣的实验,点燃了无数青少年探索太空的梦想。课程结束后,社会各界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广泛参与第二次“天宫课堂”授课内容征集,这次的授课内容是从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中遴选的,并结合中国空间站设施条件进行了精心设计。在万众期待中,一堂以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特殊物理现象”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课精彩开讲。
“空间站居然能制作冰球?”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王亚平再次如魔术师一般开始了神奇的实验。只见她从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袋子中缓缓挤出一个圆圆的液体球,然后用沾有晶体粉末的小棍触碰一下,见证奇迹的时刻出现了——液体球迅速结晶,成为一个漂亮的冰球悬浮在空中。
看到同学们脸上满是好奇,王亚平接着讲解了其中的科学奥秘:“是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得挤出的液体形成了饱满均匀的液体球。如果我们在地面上做这个实验就需要用容器,结晶的形状也会受到容器外形的影响。而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液体球可以悬浮在空中,当它结晶后就长成了这样的形状。”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失重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多个精彩的实验在空间站逐一展开:两片液桥板成功将相融在一起的两个小水球拉伸成一条透明的液桥;水油混合物靠着离心作用在太空成功分离;可爱的冰墩墩玩具被抛出后没有下坠,而是沿着原有的方向匀速前进……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看着一个个精彩实验。
浙江省平湖市黄姑实验小学三年级的钱欣怡这次又和同学们一起在线上观看太空授课。她说:“我知道这些实验现象之所以与地面不同,就是因为空间站所处的微重力环境。”
展示这些有趣的实验,3位航天员想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利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
接着,王亚平和叶光富一起为同学们介绍空间站内的两个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
“空间站不是已经是微重力环境了吗?为什么还不能满足实验要求?究竟什么样的实验需要更高的微重力水平呢?”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航天员老师的回答。
“实际上,高微重力对于物理学研究非常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开展更精密的科学实验,提高测量精度。比如在高微重力环境下,科学家利用冷原子干涉仪对原子进行加速度测量比对,可以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进行高精度检验……”叶光富不仅给同学们做了详细讲解,还告诉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等到‘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我们会增加更多的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研究项目。届时,中外科学家都能依托实验柜开展研究,我们的空间站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实验平台。”
当得知去年9月第一批实验样品已由神舟十二号乘组航天员带回地球,交给科学家进行分析研究后,不少同学跃跃欲试:“真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走进空间站,亲自在太空做实验。”
眼看“天宫课堂”接近尾声,同学们都不想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纷纷踊跃提问:“在空间站流眼泪,是像果冻一样在眼角拉得很长还是会蹦出来?”“在地球和太空看月亮有何不同?”……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未来属于你们!”翟志刚洪亮的声音在太空响起。随后,航天员向同学们发来“太空寄语”, 热切的鼓励和期待回响在天地之间。
)
上图: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地面主课堂中国科技馆内的学生在听讲。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摄(■ 安普忠 王凌硕 特约记者 占康)
“双减”后,青少年负担减轻了吗?还有哪些问题困扰他们?家长焦虑是否有所缓解?半月谈记者走进热线蹲...
题河北内丘县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助力乡村振兴。
4月28日,郑钦文在比赛中回球。
进度条显示距“五一”假期仅剩一天。
原标题:《风起陇西》谍战波谲云诡 新路子讲三国故事,烧脑吸睛 在影视圈,流水的团队,铁打的三国。...